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3年学术年会
“传统与现代”分论坛
申办方案
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
根据福建省社科联[2013]19 号文件通知精神,经省新四军研究会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组织承办省社会科学界2013年学术年会分论坛。
一、主办单位: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二、承办单位: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
联办单位:
泉州市新四军研究会
宁德市新四军研究会
三明市新四军研究会
南平市新四军研究会
厦门市新四军研究会
三、论坛主题:红土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四、主题思路
(一)红土地文化是福建省特色文化之一。《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下简称国务院文件)明确指出福建的7项特色文化是: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红土地文化、畲族文化、朱子文化、船政文化。其中的五项文化都具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近代船政文化也有一百多年历史,而红土地文化产生只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却第一次作为福建省的特色历史文化,在中央正式文件中庄重地提出。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有十一个省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了土地革命,形成了红土地文化。但在中央正式文件中,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红土地文化,定为某一省的特色历史文化还仅此一例。红土地文化为什么能成为我省的一个特色历史文化,理应在学术上深入地研究阐述。
(二) 红土地文化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并不是第一次的土地革命。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曾开展过土地革命,《天朝田亩制度》的产生,就是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挑战。但太平天国的土地革命最终是失败了。土地革命战争经过十年内战,虽然因各种原因,在抗日战争全面暴发前终止,但“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的问题”,以及“农民的根本问题就是土地问题”的认识,深深扎根于中国共产党的理性认识之中。因此,在解放战争时,中国共产党又紧紧抓住了土地革命这一根本,使全国占大多数的贫苦农民,站在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战争这一边,最终夺取了全国政权(除台湾以外)。国务院文件中对于我省特色文化,提到要“重点保护发展”,因此,对于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红土地文化,如何保护和发展,理应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突破。
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土地文化,是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形成的,具有如下特证: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开展了武装斗争;2实行了土地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清除了帝国主义势力;3制定了具有人民性的法规典章、形成适应新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苏维埃政权。红土地文化反映出几个重要的问题:1、党的领导;2、理论基础;3、军队建设;4、土地改革;5、政权建设;6、群众路线;7、法规制度;8、意识形态等。红土地文化无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主导这一先进文化的创建?红土地文化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共产党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土地文化对现代改革开放有何指导意义?红土地文化对现代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什么影响?······“历史是现代的一面镜子”,但历史经验需要与现实联系起来研究,才可能成为一面“镜子”。
(四)我省如何创造有影响力的红土地文化品牌?
国务院文件指出:“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海峡西岸风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品牌是竞争的产物,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文化,才可能形成文化品牌。在当今多元文化社会里,红土地文化要成为文化品牌,就必须提高竞争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从目标任务上说,文化体制改革要力争做到“六个形成”。因此,红土地文化要创品牌,就要在政府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下,形成富有效率的红土地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红土地文化产业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红土地文化市场体系;形成完善的红土地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的动力之一。红土地文化如何实现上述的“形成”,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的重要课题。
五、 选题指南
(一)什么是红土地文化?
(二)红土地文化与苏区精神
(三)红土地文化与老区建设
(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主导“红土地”这一先进文化的创建?
(五)红土地文化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共产党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红土地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七)福建红土地文化研究
(八)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什么影响?
(九)如何更加有效地整合和保护红土地文化资源?
(十)如何在当代提高红土地文化的竞争力?
(十一)如何形成富有效率的红土地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
(十二)如何能够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红土地文化产业格局?
(十三)如何能够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红土地文化市场体系?
(十四)如何形成完善的红土地文化创新体系?
六、论文征集
本方案批准之后,向社会有关单位广泛征集论文。参加本论坛学术研讨人员,可参考上述主题思路和选题指南,结合我省实际,紧扣主题,自选题目撰写文章。专家组除对所征集论文评选外,重点对主旨发言进行研究讨论,提高发言的质量和水平。
七、论坛流程
本论坛前期学术研究,同时在联办单位展开。各联办单位集中准备1-2篇学术论文,而后省新四军研究会于九月下旬至十二月中旬,分别到各联办单位参加一天的论坛会议。论坛主题报告具体地点,省会与各市会协商后确定。论坛主题报告开始前,召开一次专家咨询会议。
八、论坛形式采取自由发言及研讨小结学术茶座形式,还有主旨发言及互动、点评的论坛讲座形式,两种形式相结合。最后省会再进行论坛总结。
九、专家聘请
十、论坛组织(详见附件)
十一、媒体宣传
拟邀请省市报社,省市电视台,《福建党史月刊》、《战争年代》、《红土地》杂志社和南平、漳州等地媒体等参加宣传报道。
十二、联系方式
联系人:林远磊 13215989806 linhchn001@gmail.com
联络地点:五四北路省委老干局十六号楼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