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之光网论坛专题报道论文 → 革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专题论文之一


  共有1947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革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专题论文之一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wdy
  1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3 积分:352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3 16:12:32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1-13 21:52:00

    (二)注重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革命传统政治文化素质

    当今党政领导干部的学历都比较高,专业文化素质也较高,但这不意味着政治文化素质也较高。党和政府的内部,决不能只是一个有利于发展经济的环境,决不能形成一个商业环境。要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党政干部提高政治文化素质内部氛围,只有做到这一点,反腐形势的严竣局面才有可能得到根本的好转。

    (三)在国民教育中增加革命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

2004年省关工委抽样调查13697位中小学生,调查问卷获得80万个数据。结果是:82.78%以“作为中国人而自豪”,17.06%感到“自豪感不多或“没有什么自豪感”;学习是为祖国为民族多做贡献只有42.16%;“有钱就能办到一切”的观点认为有一定道理的占49.22%;“信仰是虚无渺茫的,不会带来什么实惠”和“信仰与个人生活无关,没有必要信仰什么”观点占45.33%。20世纪90年代,我省在校生和独生子女犯罪占省刑事案件总数6%和3.2%,二十一世纪前几年,上升到21.6%和19.3%。农村部分未成年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四失”(失学、失教、失业、失足),“四少”(爱国情怀少,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少,艰苦奋斗精神少,法制观念少)。中小学生不懂得革命历史知识,就不可能具有革命传统政治文化素质。也就不可能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广泛建立革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群众性组织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都是把政治文化作为最高形式,并以此为重点来增强本国的文化软实力。同时,他们利用正常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将他们政治思想、道德观念、价值标准等意识形态的“私货”,对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要保证我国文化安全,就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承与发展革命传统文化,才可能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静化并创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所以应当大力提倡开展群众性的传承与发展革命传统文化的活动。

 (五)下大力培养革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的师资力量

 不懂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也就谈不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只有群众性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可能取得最新成果。但现时我省中学和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这是因为中学和高校早就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真正系统地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老教师基本已经退休。所以,理直气壮地恢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在中青年中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已经是时不我待。

(六)建立专心致志从事革命传统文化精品创作集体

革命传统文化精品主要产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以及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叶。这两个时间段之所以革命传统文化精品产生的较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和领导下,集中了那个时代进步和优秀的文化工作者,抛弃无谓的论争,专心致志地进行优秀文化作品创作的结果。三十年代曾出现过以鲁迅为旗帜的“左联”,虽然存在时间只有五年,但创作的精品直到现在还展现出灿烂的光辉。要创作革命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精品,集中当代优秀文化工作者,面向市场与面向群众统一起来专心致志搞创作,是肯定能创作出许多划时代的精品的。

(七)进一步厚实革命传统文化的物化文化层

我们不可能将我省每一处遗址都建成纪念地,但是,在红色文化资源较少的地区,每一处遗址都是极其珍贵的,应该给予保护和修繕,使其起到纪念先烈,教育后人的作用。我省福州市就是一个红色文化遗址很少的地区,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已知遗址的保护。

当今在省会所在地的福州市,还没有建立起一座省级的纪念人民英雄的标志性建筑,还缺少一个能容纳各界人士,隆重向革命先烈祭奠敬献花篮的场所。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非常需要高高地回望福建人民的光荣革命历史,这对当今海西经济建设的发展,无疑可以起到激励后人的作用。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总数 11 上一页 1 2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革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专题论文之一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