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之光网论坛专题报道论文 → 红土地文化精神传承与时代创新分论坛论文之十一


  共有1083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红土地文化精神传承与时代创新分论坛论文之十一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wdy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3 积分:352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3 16:12:32
红土地文化精神传承与时代创新分论坛论文之十一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0-17 7:33:20

                                                        牢牢占领红土地文化精神思想高地

——试析红土地文化精神与《大山寨》优良的民风村风党风的传承与发展

 

龙岩新四军研究会   张永和

 

我们这次论坛的主题是《红土地文化精神的传承与时代创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令人激动和震撼。联系本人新近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大山寨》,颇有新的思考和启迪。

当前,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牢牢占领红土地文化精神思想高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我们思想文化工作当务之急。

显然,在《大山寨》中讴歌的红土地文化精神,亦是革命传统文化主体反映的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华,并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产物。

本人新近创作的长篇小说《大山寨》,以习近平同志关于“切不可忘了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的论述为指导思想,全景式描绘闽粤赣边原生态客家土楼生活,塑造两岸乡亲面向未来、同奔小康崭新人物群象的故事。上世纪中叶,我从海外返国后,半个多世纪长期深入闽西山村生活,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这部作品中积淀了比较浓郁的客家文化和红土地文化,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强劲的延续力,显现出现代与传统、生发与衰亡之间的纠结和碰撞。我以娓娓道来的跌宕起伏、扑朔迷离、峰回路转、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艺术手法,力图让人读罢激情迸发,为之震撼。当我们随着老红军自古道走进《大山寨》,漫步在这个奇山怪村的崎岖山道,迎面扑来充满山乡气息的三股清风,原汁原味、沁人心田的淳朴民风、和谐村风和优良党风,奔涌着历史长河的人性波涛,同时也引发我们反思和时代启迪。

《大山寨》淳朴民风,是客家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演变而来的。众所周知,闽粤赣边是历史上客家人形成的唯一特定区域。当年中原板荡,狼烟四起,百姓流离,南逃的难民峰涌而下,而后定居在闽粤赣边崇山峻岭的大山寨中。他们带来了中原传统文化,在东南开基立业,垒筑土楼,耕读传家,开创了一片美丽的家园,营造出良好的民俗风情。走进客家土楼,融入大山寨人原生态的生活中,人们无不为情真意切、宾至如归的客家淳朴民风所陶醉。他们仁心敦厚,助人为乐,热情好客,尊祖敬宗,令人肃然起敬。

个性化的淳朴民风,汇集在《大山寨》的千山万壑,呼啸在万顷林海的松涛巨浪,长年累月积淀成了和衷共济的和谐村风。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偏僻落后的奇山怪村,客家婚俗还是沿袭父权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妇女解放,谈何容易。我在《大山寨》中没有回避这封建主义残余的落后村风,开篇首章就揭开集体逃婚的内幕。因“台属”问题影响“政审”而失学的玫玫,再加上失恋和家父逼婚,被关进“忤逆楼房”,真是无法无天,令人毛骨悚然。从小在老会长“塑造”下成长的这位“五老”后代,个性倔强而又善于斗争,她与村里同一命运的阿凤和阿莉姐妹,在抗婚失败后,愤然集体逃婚,为这奇山怪村投下一颗震撼弹,闹得不得安宁。村民们十分关切自家乡亲姐妹,在老族长“自古道”和老支书的带领下,兵分三路,进行“地毯式”的“追捕”。我尝试着以富有人性的笔触,描述了这场奇山怪村的重大逃婚抗婚事件,在玫玫与老支书的“智辩”下,坏事转化为好事,“集体逃婚”成了外出到特区打工的“改革开放行动”,受到前来“彻查”的乡党委调查组的表扬。我以饶有风趣的笔触写道: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wdy
  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3 积分:352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3 16:12:32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0-17 7:33:32

“玫玫、阿凤和阿莉集体逃婚事件,给我们大山寨带来的影响可不小呵。就象锅底的黑灰一样,把全村人都抹黑了,仿佛连碧绿的山峰也变成锅底了。自古道一告状,上头也着慌了,派来了调查组,彻查这建国以来的第一宗逃婚案子。好在老支书的及时雨,从向天岩洞带回的好消息,把这宗还没立案的第一宗案子化解了,连黑锅底也变红了。”

从“全村人都抹黑了”,到“连黑锅底也变红了”,这戏剧性的“软着陆”,从另一个侧面凸现了这奇山怪村革命传统文化有着多么深厚的群众基础。别小看革命基点村的大山寨人,他们仿佛与世隔绝,整天跟山打交道,但有善心,能善思,也善变。他们以集体的智慧,支持了姐妹们争取婚姻自由的行动,化解了“建国以来的第一宗逃婚案子”,同时也挽回了村里的声誉,维护了和谐村风。其实,可怜的姐妹们并非为逃婚而逃婚,玫玫写在向天岩洞的山歌“有朝一日赚大钱,立志叫洞变天堂”,正反映了大山寨人改革开放的心声,以及他们对和谐村风更高层次的向往和对革命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

《大山寨》时空跨度近百年,我力求站在时代的战略高度,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引领人们走进这奇山怪村。但我并不满足于讲述动听新奇的故事,而是让读者跟着我的娓娓道来,去审视历史,思考历史的动因。让读者随着自古道的精彩叙述进入哲学思考的深处。也许有人会不禁发问,这偏僻落后远离尘世的奇山怪村,淳朴的民风与和谐的村风,为什么能奇迹般地代代相传、长盛不衰,有着这么顽强的生命力?

这正是革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迷人魅力。我在创作中一直在思考,不仅要以正确的历史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还要以富有艺术特色的一批血肉丰满、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为历史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让革命传统文化与革命基点村在改革开放中的变化,有机地结合,显示巨大的优越性。

《大山寨》是当年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先烈血溅的红土地。早在上世纪20年代,这里就建立了中共党支部,发展了一批又一批的党员同志。有叱咤风云、不怕牺牲的老红军、老赤卫队员、老地下交通员、老接头户,也有勇于改革、脱贫致富、一个心眼“让乡亲们腰包鼓起来”的农民工企业家,还有廉洁奉公、两袖清风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年青一代。老支书刘老根就是这样的先进典型,他以自己的行动展示在我们面前:

在我们大山寨,老支书刘老根的工作能力虽然不算很强,但他的威望在大家的心目中是很高的。从百岁老人伯公,到懂事的毛孩子,一提起老支书,谁都会翘起大姆指。他从18岁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几十年来连选连任。他为什么这么得人心呢?千句万句归根一句话,他为我们大山寨做的好事太多了。就说“大包干”吧,这“单干头”、“走资本主义当权派”的事,谁敢做?四乡五里,只有我们大山寨的老支书敢把这责任挑起来。那一年,被毛主席誉为“农村统帅”的邓子恢回到闽西老家,深入我们大山寨体察民情,热情支持“大包干”责任制。老支书认准了这个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行“大包干”。当时有人给它算过“命”,叫做“一年增,二年平,三年就不行”。而老支书给它算的“命”却是“一年增,二年富,年年迈大步”。好几次,上头明令禁止“大包干”,老支书“阳奉阴违”,坚持实行“大包干”。他对大家说:“大包干,有饭吃,要坐牢,由我去,直到把牢底坐穿!”那几年困难时期,附近乡村大饥荒,没饭吃,搞得“男人无精,女人无经”,饿死不少人。我们大山寨,“大包干”包得人人吃饱饭,户户有余粮,生男育女好,人寿年丰收。上辈人总是这样对下辈人说:多亏老支书,领着我们大山寨搞大包干,要不,要饿死多少人啊……

早年参加红军的“自古道”,火线入党,后因伤返村。他以身作则,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那年血雨腥风,“杀社党”极左妖风吹来,他“冒死”顶住,抢救了一批冤屈的好党员好同志。“文革”中,这股极左妖风又吹来,“四人帮”黑干将进山大抓“叛徒”“特务”,“自古道”挺身而出,又保护了一批“五老”同志。他充分发挥自身“活档案”的特长,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年青一代现身说法,卓有成效进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带头向腐败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令人肃然起敬。“自古道”这个生动、幽默的形象,穿梭于《大山寨》,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推波助澜,创新着“接力棒”的神奇功效,为革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作出特殊的贡献。

我在创作中以极大的热情,浓墨重彩推出市委书记程火星和“五老”典型老会长及其“掌上明珠”玫玫的闪光形象,他们的成功与令人感动和熏陶的奥秘就是在历经艰险、屡经挫折,在艰难曲折的改革开放创业进程中,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和两岸乡亲的血肉联系,牢记习近平同志关于“切不可忘了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的教导,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老红军后代程火星调任大山寨山区市委书记,“5+2,白加黑”,一心扑在工作上,他把办公室“搬到”贫困村、革命基点村去,深入调查研究,现场把握一方科学发展脉络,让革命传统文化闪烁耀眼的光芒。老会长年事已高,仍念念不忘力促上祖“乌金梦”圆。当开采煤矿有收入,他就放开手脚为村民办好事,“在村头村尾设茶站,为贫困户子女代缴学费,还用水泥修了五次水渠,大约有60多里长,方便村民灌溉农田”。老会长肚里没多少墨水,目光却看得很远。当“蒲罗米公司”成立,他出任董事长,与他任命的总经理玫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办一个真正的“公”司,把“公司收入和盈利不能私有,全部用于公益和全村福利事业”写进公司章程,让为人民谋利益这一党的宗旨在大山寨法规化制度化,把“真正让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革命传统文化的效益,落实到每家每户每个村民的头上。

《大山寨》的先进典型,一个个都是传承和发展革命传统文化铁打金刚,激动人心的好人好事随处可见。特别动人心弦的是,老会长很重视培育接班人,第一要务是用优良的党风和革命传统文化武装接班人的头脑。当玫玫带领两岸乡亲同奔小康作出贡献,被选为全国、省和市人民代表以及村民委员会主任后,老会长向她传授了他当年担任农会会长的“五条经验”,构建“五要工程”,就是村里的事情,公司的事情,“村民要知道、要参与、要做主、要监督、要满意。”这位有着8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语重心长向刚走马上任村委主任的新党员程玫玫赠送三个“不”字:“不走错路,不装错袋(口袋),不睡错床!”显然,正是革命传统文化主宰着这茫茫的奇山怪村,这里淳朴民风、和谐村风与优良党风,才得以代代相传,长盛不衰。

从闽粤赣边这奇山怪村向我们吹来的这三股清风,不仅讴歌了革命传统文化构建的时代主旋律,展示了闽台交流的一大亮点,描绘了两岸乡亲同奔小康“光大中华民族农业文明悠久传统”的壮丽画卷和典型人物形象,同时也引发我们反思。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特别是占全国人口和疆域80%以上的广大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如何开创工作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创作的这部致力于革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大山寨》,力图为人们提供新的楷模和思路。历览兴衰治乱,对于我们党来说,传承红土地传统文化,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最大执政危险。因此,《大山寨》“切不可忘了政府前面‘人民’二字”、“真正让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主题的重大意义和三股清风时代启迪,亦是对红土地文化精神传承与发展的有力佐证。

综上所述,从红土地文化精神传承及时代创新与《大山寨》优良的民风村风党风的传承与发展,可见红土地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实现“中国梦,人民的梦”,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中,以红土地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为主轴,牢牢占领这一思想高地,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EndFragment-->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红土地文化精神传承与时代创新分论坛论文之十一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