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之光网论坛土地革命战争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闽粤边游击区 → 试论安南永德苏区的历史地位


  共有806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试论安南永德苏区的历史地位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wdy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3 积分:352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3 16:12:32
试论安南永德苏区的历史地位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21 9:13:47

试论安南永德苏区的历史地位

姚清地  林联勇

1930 年 月 28 日 《中共福建省委通告第十号———为召集全省农民代表会事》 提出:“要尽可能地扩大闽西苏维埃的政治影响, 指出各地农民必须以闽西农民为榜样, 将各地造成第二个闽西。” (注1) 地处泉州地区的安 (溪) 南 (安) 永 (春) 德 (化) 苏区,正是在闽西苏区的影响和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与闽西苏区相连接, 并接受设在闽西的福建省苏维埃政府领导, 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一块规模较大的苏区, 坚持斗争时间长, 真正实现 “造成第二个闽西” 的目标, 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付出了巨大牺牲。本文从研究安南永德苏区的创建、 形成、 发展壮大的历程出发, 试图还原安南永德苏区是闽西苏区鼎盛时期向外拓展的新区域, 是 “第二个闽西”的历史地位。

一、 安南永德地区和闽西之间有着地域、 方言、历史人文等诸方面的密切联系

从地域上看, 永春和安溪两县均与龙岩的漳平市接壤。从地理特点看, 闽西和安南永德境内都是山脉绵延起伏、 河流纵横交错, 地理形势十分险要而复杂, 具有可进可退的战略意义, 都为开展游击战争、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创建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929 年 月 20 日, 中共永春县委在给省委的报告中就提到:“闽西多匪,苦民已久,地势进可以趋泉属, 指莆、 仙而趋省地, 退可以据险称雄, 牵动全局” , 请省委 “全力向泉、 永、 莆、 仙发展” (注: 安南永德地区属于 “泉属” 地区, 下同) (注2) 。

安南永德属于闽南地区, 历史上长期隶属于泉州府, 方言为闽南语。龙岩县 (现新罗区) 和漳平县(现漳平市) 长期隶属于漳州府, 也是闽南方言区。这就为两地开展革命斗争交流提供了极大便利。例如:翁成金是龙岩新罗人, 1929 年任龙岩县工会组织部长, 1930 年任中共龙岩县委常委、龙岩城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1 年调往安溪、 永春开展 “开辟游击区、 创建新苏区” 的工作。他在回忆中说:“我是闽西苏区出来的,能说流利的闽南话,条件是有利的。” (注 3

我们再来看一个有趣的现象,在 1928 年中央和福建临时省委、省委是将闽西的革命斗争纳入“闽南割据” 范围内的。 1928 年 月临时省委在给闽西特委的指示信说:“此时我们只能布置一闽西割据的前途, 而未能立即实现闽西割据的局面。” (注4) 同年 月初 《中共福建临时省委紧急代表会议文件》 附中央巡视员报告指出:“中央要福建布置一个闽南割据局面的前途 (包含闽西以及兴化与仙游) 。为什么不是全闽割据呢?因地理上关系, 从来没有人能统一福建的。为什么不单说闽西呢?因为闽西没有大城市作中心, 不容易保持这种割据。所以中央认为福建党应布置一个闽南割据局面, 这割据局面必须是长期奋斗中才能完成的。” (注 5) 当然, 这一情况到 1929 年发生了改变,朱毛红军从江西进入闽西, 闽西很快发展成为福建乃至中国革命的一个中心。

历史上, 龙岩、 永春还有十分特殊的渊源。清朝雍正十二年 (1734 年) , 福建总督郝玉麟上疏朝廷,称 “泉州府、 漳州府俗悍民刁, 健讼好斗, 所辖地方太广, 实有鞭长不及之虑, 应各设直隶州, 互相分理” (注 6) 。清廷根据其建议, 将原泉州府属的永春县升格为永春直隶州, 下辖德化、 大田二县; 将原漳州府属的龙岩县升格为龙岩直隶州,下辖漳平、 宁洋二县。民国二年 (1913 年) , 龙岩和永春又同时废州复县。在福建省内只有永春和龙岩是同时由县升置直隶州, 又同时废州复县的, 由此可见两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 军事战略地位, 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举一个例子可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1927 年 10 月, 原盘踞在泉州的军阀陈国辉 (南安人) 奉命开赴闽西, 负责龙岩、 漳平、 宁洋 县原龙岩州辖区的 “防务” 。1929 年 月, 红四军将陈国辉部围歼于龙岩城, 陈国辉损兵折将, 仅以身免, 逃回南安老巢, 大肆招兵买马, 以伺机东山再起。他在此前曾多次窜犯永春, 对永春念念不忘, 便打着 “失之龙岩, 得之永春” 的旗号, 于同年 月起兵侵据永春县城。 1930 年 12 月 18 日闽西苏维埃政府机关报《福建红旗》 报道: 当时永春的革命斗争开展得如火如荼,“陈国辉闻讯, 恐慌万状, 对其部下说:‘龙岩是一个州府, 险些我的性命就送给共产党。现在永春也是一个州府, 共产党又如此猖獗起来, 恐怕我这条老命终要送给他们了。’ ” (注 7) 当时龙岩和永春都已不是州一级的建制, 但对于以攻城略地为能事的封建式军阀来说, 却仍有很大吸引力。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wdy
  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3 积分:352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3 16:12:32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21 9:15:04

二、 19281931 年闽西苏区与安南永德地区的双向打通

在土地革命战争前期的 19281931 年,在闽西苏区斗争不断扩大的辐射下, 安南永德地区的革命斗争极力向闽西苏区靠拢; 闽西苏区无论是从战略意图上, 还是具体行动上, 都极力向外包括安南永德地区拓展, 两地之间实现了双向打通。

安南永德四县在土地革命战争前期的党组织及活动情况: 永春县于 1927 年 月成立支部, 同年11 月成立特支, 1928 年 月成立县委。德化县于1927 年 月成立支部, 1927 年 11 月成立特支,1928 年冬成立县委。 南安县于 1927 年 12 月成立支部, 1928 年 月成立特支, 1930 年 月成立区委。1927 年,福建省委派温崇渊到安溪开展工作, 1929年夏在东溪建立支部, 1930 年秋成立佛仔格支部。永春县于 1927 年 月成立永春县农民协会,在全县广泛开展农民运动;同年 11 月成立东区农民协会, 会员发展到 2000 多人。 1928 年 月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永春县第一支农民武装队伍———东区民团。同年 10 月 18 日, 在中共永春县委领导下, 东区农会组织数千名群众召开公审大会, 处决二名反动的豪绅爪牙, 这是永春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 声势震动闽南。

1928 年, 永春县委就开始尝试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活动。这年的 月 24 日, 在省委巡视员吴亚鲁的主持下, 中共永春县委召开中共永春县第一次代表大会, 通过了 《政治报告决议案》 , 明确指出:“永春革命的前途, 是群众武装暴动推翻现政权、 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的前途。” 对于永春的任务和发展方向, 指出:“我们的党须在 ‘布置闽南割据局面的前途’ 的总策略之下, 有计划的布置各区及向外发展的工作,使各区及邻县的运动也能配合适应起来。” “永春的党北方发展到剧头铺而直达德化, 东方应发展到尾浦、 领长、 湖洋而与仙游联络, 西方应由五都、 湖领、 三都等地而发展到漳平, 南方向安溪, 东南应向洪濑发展。” (注 8) 决议案要求永春应向毗邻的德化、 南安、 安溪发展, 为后来安南永德苏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指出永春应向西发展到漳平, 为后来安南永德苏区与闽西苏区相连接提出了最早的构想目标。

1929 年, 毛泽东、 朱德率红四军入闽, 开辟闽西革命根据地, 建立各级苏维埃政权, 革命烈火很快延烧到安南永德地区。安南永德毗邻闽西苏区, 由此成为受闽西苏区直接辐射和向外拓展的新区域。

1929 年 月, 为打破国民党大军对闽西革命根据地的 “三省会剿” , 扩大闽西革命斗争区域, 朱德率红四军第二、三纵队和前委机关 3000 多人开赴闽中, 牵制和分散 “会剿” 的敌军, 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攻占漳平、 宁洋一带, 月 21 日进入德化县济屏乡, 月 22 日进入永春县福鼎乡, 月 29 日离开永春, 再次进入漳平, 月 日开进龙岩城, 胜利返回闽西革命根据地。就在红四军进入德化、 永春之前的 月 20 日, 永春、 德化县委召开联席会议, 在给省委的报告中提到 “此间已准备响应红军” , 但由于干部有限,“不得已再向省委要人材” ,并请省委提供 “革委会、 苏维埃组织法、 暴动策略及其怎样准备的策略材料” (注 9) 。月 21 日, 由周恩来起草的《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要求:“每一个红军士兵都负有向群众宣传的责任; 整个红军的游击, 更充分负有发动群众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的使命。” (注 10) 红四军在永春多次召开群众大会, 印刷宣传材料, 刷写标语, 张贴文告, 广泛宣传党的土地革命纲领和红军宗旨。朱德率红四军离开永春时 “还交代有事可去龙岩找他联系” (注 11) 。月 日, 福建省委在听取陈毅代表红四军前委、 邓子恢代表闽西特委关于红四军和闽西斗争情况的汇报后, 致信闽西特委和红四军前委, 指出为 “扩大闽西的斗争区域” 、“拥护闽西的革命胜利” ,“发动群众斗争的区域, 除闽西及邻近县份如连城、 漳平、宁洋、 永安之外, 并应扩大到泉属、 大田、 德化、 永春以及仙游、 莆田” ,“省委完全同意……一方面以二、三纵队由漳平向泉属发动农民群众的秋收斗争, 这一行动是扩大农民土地革命斗争, 同时, 便是牵制反军向闽西进攻, 保卫闽西的胜利” (注 12) 。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wdy
  3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3 积分:352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3 16:12:32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21 9:15:58

1929 年 月 14 日, 省委复信给永春县委, 指出由于“泉属是农村工作中心之一,地位也非常重要” , 所以 “省委最近一月来以及现在对农村工作是很注意的, 特别是对泉属一带的指示比任何一处都多 (如莆田、 仙游、 泉州等处及最近之永春、 德化) ” ,同时要求永春开展斗争要和 “拥护闽西土地革命胜利” 联系起来,“关于苏维埃组织法书籍, 省委找着时便付来” (注 13) 。1930 年 月 14 日, 《中共福建省委通告第五十六号》 指出:“在闽西苏维埃赤色区域, 要尽量鼓动群众, 率领红军赤卫队向四周白色区域游击, 并须立即准备向漳、 泉进展。” (注 14) 同月 19 日, 福建军委要求永春、 安溪积极开展游击战争,“与闽西反攻龙岩、 永定的斗争配合, 恢复与扩大闽西革命胜利” (注 15) 。

1930 年 月 日《福建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 提出:“闽西为保障扩大斗争的胜利, 必须切实帮助各地斗争的发展, 欢迎各地工农代表, 尤其是接近闽西各县的工农代表前往参观开会, 派遣干部到各地帮助发展工作, 将闽西实际成绩传播于各地群众中间。……尤其要加紧布置与闽西接近各县的地方暴动, 以帮助促成闽西扩大斗争的胜利。” (注16) 根据这一决议案, 同日省委在通告第三号指出:“为要使闽西土地革命的斗争扩大到全省” ,“全省第二次代表大会特决定由各地派出工人代表组织参观团前往闽西苏维埃区域参观” ,分配参观团十五人的名额, 其中 “永春德化 人” , 参观团的任务包括 “实地考查苏维埃区域的各种工作, 收集建立苏维埃、 建立红军以及分配土地、 游击战争的经验,准备回来时把这许多经验散布到各地工农群众中去” ,“协商各地的群众的斗争怎样与闽西的斗争联系起来” 等 (注 17) 。月 28 日, 省委为 “尽可能地扩大闽西苏维埃的政治影响” ,“将各地造成第二个闽西” , 决定全省农民代表会于 月 日 “在闽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 召开, 分配各地参加全省农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 其中 “永春 人、 德化 人” (注18) 。

由于受到红四军进驻永春和闽西革命斗争的辐射, 安南永德地区吸取了革命斗争的经验, 革命烈火迅速燃烧起来。1929 年 11 月,中共永德县委(由永春和德化县委合并组成) 召开扩大会议, 传达省委关于发动群众、 组织武装、 准备暴动的指示, 决定以永春吾峰为根据地, 开展反抗地方军阀陈国辉的斗争。1930 年 月, 永德县委在吾峰召开有 100多人参加的工农兵代表大会, 宣布成立吾峰苏维埃政府。同年 月, 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召开时所发行的 《中国苏维埃》 一书, 在 《目前全国苏维埃区域及红军游击发展形势略图》 中, 在福建省中部明确标出 “永春” 二字, 将安南永德地区列入苏维埃区域, 并与闽西、 赣南、 东江连成一片 (注 19) 。

安南永德地区最早进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尝试———吾峰苏维埃政府, 引起国民党统治力量的极度恐慌。1930 年 4、 月间, 地方军阀陈国辉纠集千余兵力对吾峰苏维埃进行残酷镇压, 吾峰农民武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起反击, 终因力量悬殊而惨烈失利, 遭到扼杀。永春党组织及时将革命力量转移到安 (溪) 南 (安) 永 (春) 边区, 继续开展斗争。1930 年 月, 中共永春县委成员辜俊英被选派到龙岩的闽西红军学校学习 (邓子恢为该校负责人) , 同年 月结业, 被派回永春任县委军事委员, 筹组武装。同年 12 月, 李剑光、 辜俊英率永春和安溪游击队在广州暴动纪念日起来斗争, 袭击安溪东溪民团陈铁卿部, 同时永春 “各乡村、 各区均召开群众大会或代表大会, 并选举出席全省苏准会 (即苏维埃准备委员会) 代表” (注 20) 。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wdy
  4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3 积分:352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3 16:12:32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21 9:16:22

1931 年 月, 福建省委紧急常委扩大会政治决议要求永春、 安溪党组织发动农民斗争,“与拥护苏维埃政权互相联系, 特别是要联系到反对张贞进攻闽西红军” (注 21) 。同年夏, 根据福建省委 “开展游击战争, 开辟新苏区” 的指示, 闽西苏区加大了对安南永德地区的辐射,派龙岩城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龙岩县苏维埃政府裁判部部长翁成金到安溪、 永春, 指导开辟安南永德新苏区。 1931 年 12 月中共安南永临时中心县委在安溪佛仔格成立, 李南金 (永春人) 任书记。

 

三、 19321934 年安南永德苏区形成并发展壮大, 成为 “第二个闽西” , 并与闽西苏区连成一片

1932 年 月, 中共福建省委和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在闽西先后成立,标志闽西苏区进入鼎盛时期。在此前后, 为巩固和扩大中央苏区, 中共苏区中央局给中共闽粤赣省委并转省代表大会的信指出:“闽西的党应极宽广的发动和深入群众的阶段斗争与反帝运动, 来巩固和扩大苏维埃根据地。闽西苏区的发展……同时也应计算到漳泉两属与韩江上游苏维埃运动的发展和联系。” (注 22) 毛泽东在致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的电报中两次提到 “直下漳泉” 、“直捣漳泉” (注 23) , 安南永德地区列入毛泽东和中央红军拓展中央苏区的战略意图。

1932 年 月 日, 在汀州召开闽粤赣省第二次党代表大会, 选举产生中共福建省委员会, 在同月14 日大会形成决议 《目前政治形势与闽粤赣苏区党的任务》 提到:“潮汕、 厦门、 福州, 许多城市工人贫民学生, 反帝反国民党的斗争, 在与闽粤赣苏区红军、 工农群众斗争的胜利相应和, 东江与漳泉各县工农群众对国民党军阀豪绅地主的反抗斗争, 也在围绕着闽粤赣苏区,显示出闽粤赣苏区的开展形势。” “要与东江和漳泉各线的游击战争联系起来,不要以为要巩固闽西向闽北发展, 就与东江漳泉就划界死守, 应该向这方面游击援助这方面的工农斗争。” (注 24) 在 月 17 日形成的 “党的建设问题决议” 中又提到:“白色区域如龙岩平和大埔, 以及闽西苏区四周的县区 (如东江、 漳泉、 闽北) 应该派人和运用群众的路线, 去建立组织。” (注 25

1932 年 月 18 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汀州召开, 成立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 时任中共厦门中心市委书记的王海萍参加此次大会, 并被选举为福建省苏执行委员, 漳泉各地包括安南永创建新苏区的斗争正式纳入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的领导。在会上形成的 《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决议案》 中明确指出:“各县区的赤卫队, 特别是杭武、 永定、 连城、 新泉、 宁化等县要经常组织游击队, 向白区发展游击, 打击以至消灭团匪的武装, 特别要配合潮、 梅和漳、 泉各县的游击战争。” (注 26)王海萍回市委后, 立即根据省苏会议的精神, 在辖区包括安南永部署开展创建苏区的工作。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抽调了大批干部到新区工作” ,“在新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 建立地方武装,镇压反革命和建立地方苏维埃政权” (注27) 。因此这一年 月至 月, 省委和省苏先后派出陈凤伍、 李实、 黄鸿英 (人均海南人) 、 蔡振奎 (广东人) 、 唐光华 (上杭人) 、 范国华 (永定人) 等二、 三十名苏区干部到安南永开展工作。

1932 年 月 20 日,毛泽东亲率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毛泽东在漳州与罗明、 王海萍商议后,提出了 “泉属游击建立中心区政权及分配土地” (注28) 的发展战略, 极大地推动了安南永德开创苏区的进程。同月, 成立中共安溪县委和永春特支, 成立闽南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 1932 年 11 月, 安溪县委升格为安溪中心县委 (永春成立特区委) , 统一领导安南永德四县革命斗争。

在安南永德地区党组织的领导下, 四县革命斗争迅猛开展, 红色区域不断扩大, 并与闽西苏区连成一片。早在 1932 年初, 永春游击战争的 “工作区域有永春、 安溪、 德化、 漳平四县” (注 29) , 团的工作“漳平方面则永春特支派人去开辟工作了” (注 30) ,党团工作区域都发展到漳平, 实现了中共永春县第一次代表大会提出的目标。同年 月 26 日, 中央巡视员巡视福建报告所附的福建苏区示意图中, 安南永德地区已成为闽西苏区向外拓展的一块重要区域。同年 月, 安溪县委积极开展 “打进 (闽西) 苏区边境以及创造新政权的准备” 工作,“派得力干部进去长坑工作” , 长坑 “地势好而接近漳平, 为漳平、 安溪等县的交界处” (注 31) 。 同年 月, 团福建省委关于拥护红军与苏维埃工作的决议中, 根据 “永春、 安溪、 莆田做了相当的骚动工作” , 提出 “打进安溪、 漳平、 长泰、 平和工作, 把闽南新苏区、 安溪、 闽西苏区打成一片” (注 32) 。月 10 日上海《时事新报》 报道, 蒋介石在武汉召集军事会议, 讨论三省 “剿匪”详细计划, 其作战地图中把安南永德与闽西、 江西苏区连成一片, 同列为 “ (子) 在江西南与福建西之间, 以瑞金为中心之一路” (注 33) 。同年 月, 漳平方面的游击队 320 人 (计有 队, 每队 40 人) 到安溪打击土豪, 其在安溪活动的东溪、 金谷、 钟洋、 魁斗等乡均为当时中共安溪县委的中心活动区域,“联结者颇众” (注 34) 。 同年 11 月, 许包野在给中央的报告指出:“打通闽西、 安溪的游击区已接近闽西的龙岩, 只隔离十多里路, 这中间要经过漳平……并且已是决定打通的。” (注 35) 从安南永德到龙岩城区要经过漳平县, 由此可以确证当时安南永德已与漳平完全连在一起,只是与龙岩城区隔十多里路, 但也是决定打通的。

由于安南永德地区革命斗争迅猛发展, 这里发展成为闽南革命的一个中心区域, 也成为国民党军队大规模 “围剿” 的一个重点。1933 年 月 21 日团厦门中心市委给团中央的报告提到:“闽南几县 (德化、 安溪、 永春、 南安等) 农民骚动是每天都有的事情, 许多地方只要有了我们的活动, 就立刻可以成游击战争 (如目前德化) 。” 国民党十九路军 “以漳州、 安溪为中心集中队伍 (大概在安溪、 南安一带集中了一师左右兵力, 六十一师一旅, 补充旅一部, 省防军一旅, 民团等) , 开始在漳属、 晋、 南、 安、 永等地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围乡、 抄山、 拘捕等, 曾经几次去围攻我们的游击队了。” (注 36) (作者注:“南、安、 永” 分别指南安、 安溪、 永春)

在中共安溪中心县委领导下,通过 1933 年春季和夏季的斗争, 安南永德红色区域的群众被广泛发动起来, 各县、 区、 乡均建立了农会、 抗租委员会、少先队、 妇女会等基层组织和游击队、 赤卫队、 特务队等基层革命武装。同年 月 日, 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和闽南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召开游击队成立周年纪念大会, 将游击队正式命名为 “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 (简称 “红二支队” ) 。会上红二支队政治部主任翁成金根据闽西苏区的经验,作了题为 《怎样去创造我们的新苏区》 的报告。日, 安溪中心县委扩大会议号召 “全党同志并责成中心县委要领导千百万劳苦群众到建设安、 南、 永、德新苏区的胜利前途” (注 37) 。 同年 月, 蔡协民调任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常委、 秘书, 根据他在闽西、 漳州苏区的工作经验, 撰写 《怎样分田地》 一文, 指导安南永德人民开展分田分地。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wdy
  5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3 积分:352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3 16:12:32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21 9:16:57

1933 年 月 日,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第四次执委扩大会提出“在白区或边远的区域———如饶和埔、 闽南游击区游击队、 大埔城———等必须有计划的立刻去做选举运动的工作” ,“成立新区的正式苏维埃政府” (注 38) ,这里提到的“闽南游击区游击队” 主要指安南永德地区。根据省苏的这一决议, 8月 25 日,安溪中心县委在东溪召开安南永德工农兵代表大会, 选举产生安 (溪) 南 (安) 永 (春) 德 (化)苏维埃政府, 选举李剑光 (永春人) 为主席。

1933 年 10 月 26 日, 苏区福建省委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在粉碎敌人五次 “围剿” 中福建党的具体任务, 指出要 “巩固新恢复新开扩的苏区及边远苏区” , 明确指示 “饶和埔诏及闽南应坚持向北发展,实际进行打土豪、 分田地, 以提高群众斗争积极性”(注 39) , 这里提到的 “闽南” 主要指安南永德苏区。根据苏区福建省委的这一指示, 1934 年 月,安溪中心县委和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在四县开展了土改分田运动。

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和土改分田的进行,标志着横跨四县边区的安南永德苏区正式形成。其范围东起永春县湖洋, 跨越南安市的诗山、 金淘、 码头, 西至安溪县的长坑, 南至同安区的五峰,北达德化县的三班、 盖德, 方圆近 7000 平方公里,其面积相当于闽西苏区 (万多平方公里) 的三分之一, 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一块规模较大的苏区。安南永德苏区坚持斗争时间长(从 1928 年 月提出创建苏维埃的目标到 1935 年 10 月革命斗争陷入低潮, 时间长达 年) , 并与闽西中央苏区相接连,真正实现 “造成第二个闽西” 的目标,

1933 年 11 月 日集美安溪学会出版的《蓝天月刊》 刊载了 《共匪祸安记》 一文, 提到:“社会上直接间接, 拜受其赐者甚多, 在江西及闽西所演之把戏, 在安溪无不应有尽有, 如抗捐抗租、 杀人放火、暴动分田等, 无不举行。 ” (注 40) 《蓝天月刊》 是站国民党立场上的, 如果剔除其中反动的成分, 这段话实际上可以作为安南永德苏区是“第二个闽西” 的极好注脚。

此外, 当时在安南永德苏区广泛传唱的大量红军歌谣, 也是从闽西苏区引进和创新的。据翁成金回忆:“当时闽西有许多鼓动群众起来革命的歌曲,如《农民歌》 、 《反对剥削歌》 、 《妇女解放歌》 、 《红军纪律歌》 《十劝妹》 等等。我们将这些歌词改编成闽南方言, 配上 《十二更鼓》 、 《苏武牧羊》 、 《雪梅歌》 等曲调, 通过妇女挨家挨户传唱, 感动许多人。” (注41

作为 “第二个闽西” , 安南永德苏区地处中央苏区最前沿, 逼近沿海重镇厦门和泉州, 与闽西苏区的革命斗争互相呼应,为中国革命做出重要贡献,也付出巨大牺牲。从 1933 年至 1935 年 10 月, 安南永德苏区先后牵制了国民党中央军宋希濂第三十六师、 王敬久第七十八师、 李延年第九师以及新编师和安南永德地区的反动民团、 保安团等反动武装累计十数万人次, 沉重地打击了敌人, 极大减轻了敌人对中央红军的压力, 为配合中央红军胜利实行战略转移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作者永春党史研究室)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wdy
  6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3 积分:352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3 16:12:32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21 9:17:33

注:(1) 《中共福建省委通告第十号———为召集全省农民代表会事》 , 1930 年 月 28 日, 出自 《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 第辑, 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 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 1982 年 10 月编印, 第 222 页。(2) 《中共永春、 德化县委联席会议给省委报告———建议加强农村工作》 , 1929 年 月 20 日, 出自 《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 甲 18, 中央档案馆、 福建省档案馆 1985 年 11 月编,第 144、 145 页。(3) 翁成金 《回忆安南永德的革命斗争》 , 出自 《革命回忆录选辑》 ,中共永春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1991 年 月编印,第 45 页。(4) 《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关于永定暴动等问题给闽西特委的指示》 , 1928 年 月 11 日, 出自 《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 甲 3, 1983 年 月编, 第 157 页。(5) 《中共福建临时省委紧急代表会议文件》 附中央巡视员报告, 1928 年 月初, 出自 《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 甲 3第 275 页。(6) 引自民国版 《永春县志》 卷 “大事志” 第 页。(7) 转引自 1962 年 《永春县志》 定稿本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 存永春县志办档案室。(8) 《中共永春县第一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决议案》 ,1928 年 月 24 日, 出自 《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 甲 18 46、 47 页。(9) 《中共永春、 德化县委联席会议给省委报告———建议加强农村工作》 , 1929 年 月 20 日, 出自 《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 甲 18 第 145 页。(10) 《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 1929 年 21 日, 出自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 · 党的系统》 第 1卷,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0 年 12 月出版, 第 603 页(11) 《郭万柽的谈话记录》 , 1985 年 月 26 日,出自永春县档案馆藏党史类永久卷 3《朱德率红四军进驻福鼎、 一都的回忆访问资料》 84 页。(12) 《中共福建省委致闽西特委及四军前委信———目前政局与红军反 “三省会剿” 问题》 , 1929 年 月 日, 出自 《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 第 辑, 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 1982 年 月编印, 第 213 页。(13) 《中共福建省委关于组织永德县委问题给永春县委的指示》 , 1929 年 月 14 日, 出自 《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 5, 中央档案馆、 福建省档案馆 1983 年 月编, 第 214、 216页。(14) 《中共福建省委通告第五十六号———目前福建政治形势与我们的工作》 , 1930 年 月 14 日, 出自 《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 甲 6, 中央档案馆、 福建省档案馆 1984 年 月编, 第 33 页。(15) 《福建军委给中央军委报告———敌人进攻闽西及省军委工作计划》 , 1930 年 月 19 日, 出自 《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 甲 第 49 页。(16) 《福建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 , 1930 年 月 日,出自 《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 甲 第 129、 130 页。(17) 《中共福建省委通告第三号———关于组织工人参观团赴苏区参观事》 , 1930 年 月 日, 出自 《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 甲 第 134、 135 页。(18) 《中共福建省委通告第十号———为召集全省农民代表会事》 , 1930 年 月 28 日, 出自 《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 第辑第 222 页。(19) 《目前全国苏维埃区域及红军游击发展形势略图》 ,出自 1930 年 月出版的 《中国苏维埃》 , 原件藏南京图书馆。(20)出自 1930 年 12 月 18 日闽西苏维埃政府机关报《福建红旗》 , 转引自 1962 年 《永春县志》 定稿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wdy
  7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393 积分:352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3 16:12:32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21 9:17:48

本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21) 《中共福建省委紧急常委扩大会政治决议》 , 1931年 月 21 日, 出自 《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 甲 7, 中央档案馆、 福建省档案馆 1984 年 月编, 第 40 页。(22) 《中共苏区中央局致闽粤赣省委并转省代表大会的信》 , 1932 年 月 19 日,出自《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 7辑, 古田会议纪念馆 2006 年 月编印, 第 71 页。(23) , 《直下漳州泉州方能调动敌人》 , 1932 年 月 30日; 《直捣漳泉部队必须更迅速更集中》 , 1932 年 月 日,出自 《毛泽东军事文集》 第一卷, 军事科学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 年 12 月版, 第 263、 265 页。(24) 《目前政治形势与闽粤赣苏区党的任务———中共闽粤赣苏区党第二次全省大会决议》 , 1932 年 月 14 日, 出自《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 第 辑第 99 页。(25) 《中共闽粤赣苏区党第二次全省大会党的建设问题决议》 , 1932 年 月 17 日, 出自 《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 第 7辑第 116 页。(26) 《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决议案》 , 1932 年 3月 18 日, 出自 《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 第 辑第 128、 129 页。(27) 张鼎丞著 《中国共产党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 , 福建省人民出版社, 1982 年 月版, 第 54 页。(28) 《中共厦门中心市委给漳州县委信———目前政治形势与任务》 , 1932 年 月 10 日, 出自 《中央红军攻克漳州资料选编 (上) 》 , 福建省龙溪地区中共党史研究分会, 华安印刷厂 1982 年 月印, 第 40 页。(29) 《中共厦门中心市委工作总报告》 , 1932 年 月 1日, 出自 《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 甲 9, 中央档案馆、 福建省档案馆 1986 年 月编, 第 168 页。(30) 《团福建省委三月份工作总报告》 , 1932 年 月 4日, 出自 《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 甲 17 第 46 页。(31) 《许依华巡视泉属报告———党的工作情形及对游击队的改造》 , 1932 年 月 25 日, 出自 《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 甲 17 第 209 页。(32) 《团福建省委关于拥护红军与苏维埃工作的决议》 ,1932 年 月, 出自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历史文献资料汇编》 ,中共龙岩地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长汀县委党史研究室编, 鹭江出版社 1992 年 月出版, 第 360 页。(33) 《蒋介石抵汉后, 将召开剿匪军事会议》 , 出自 1932年 月 10 日上海 《时事新报》 。(34) 《安溪匪共骚动之一瞥》 , 出自 1932 年 月 日 《江声报》 。(35) 《厦门中心市委包野给中央的工作报告》 , 1932 11 月 26 日, 出自 《厦门革命历史文献资料选编》 第 集, 中共厦门市委党史办主编,华安县印刷厂 1989 年 月印, 第230、 231 页。(36) 《团厦门市委给团中央报告第二号———关于粉碎敌人 “围剿” 、 冲锋季活动及团的工作开展情况》 , 1933 年 31 日, 出自 《厦门革命历史文献资料选编》 第 集第 52、 53页。(37) 《中共安溪中心县委通告———县委扩大会议之召开与大会决议案》 , 1933 年 月 10 日, 出自 《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 甲 19 第 91 页。(38) 《福建省苏第四次执委扩大会决议案》 , 1933 年 8月 日。出自 《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 第 辑第 248 页。(39) 《中共福建省委工作报告大纲》 , 1933 年 10 月 26日, 出自 《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 第 辑第 314 页。(40) 《共匪祸安记》 , 出自集美安溪学会编 《蓝天月刊》 ,1933 年 11 月 日版, 原件存安溪档案馆。(41) 翁成金 《回忆安南永德的革命斗争》 , 出自 《革命回忆录选辑》 ,中共永春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1991 年 月编印, 第 46 页。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试论安南永德苏区的历史地位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