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铁军精神,关爱革命老区。持续开展了“送光明”活动。65名会员、1名社会人士和分会共捐款31780元。9月、11月,先后在安徽省泾县稼祥中学、江苏省东台县唐洋镇中学,举行了第2批、第3批捐赠仪式,共有242位学生获得了眼镜。

以此表达了新四军老战士及其后代为老区人民尽绵薄之力的情谊,期盼老区孩子能成人成才,希望铁军精神永远传承。

学生们表示,要将这次活动化为自强不息的动力,努力学习,像新四军研究会一样去帮助他人、报效国家。
6月10日,粟裕大将的家乡湖南省会同县遭受了特大洪灾。一师分会致电会同县委、县政府,向会同人民表示诚挚的慰问。会同县委、县政府回函答谢,表示要继承和发扬粟裕大将负重奋进、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朝向富民强县目标迈进。
还与中国篮球协会合作,向北京打工子弟学校——振华学校捐赠了两付篮球架。
加强分会网站建设,建立了学习研究历史的园地、传播铁军精神的阵地和对外宣传的窗口。刊登各类稿件共计81万字。及时宣传报道了分会组织的各类活动,设立了“苏中行”、“那一代人”等专题活动栏目。特别是在粟裕大将诞辰105周年之际,推出45万字的《网上纪念文集》,汇集了新四军一师及苏中抗日根据地概况和粟裕同志主要论著、研究文章、珍贵照片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在宣传铁军精神的同时,为学习研究苏中抗战史提供了资料。
(四)着力推进铁军纪念园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总会将铁军纪念园建设纳入议事日程,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九公山铁军纪念园暨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委员会”。在总会的统一领导和各分会的共同努力下,铁军纪念园建设成果丰硕。
成功主办以“缅怀先辈英灵,弘扬铁军精神,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主题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挂牌暨铁军纪念馆奠基仪式。

4月21日,新四军老战士、新四军二代、怀柔区有关部门领导和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冒着蒙蒙细雨,聚集在铁军纪念园,祭奠革命先烈,为铁军纪念馆奠基。千龙网当晚作了报道,北京电视台在“北京您早”节目中播出了视频新闻。
继续抓好铁军纪念园的基本建设。

完成了铁军纪念馆土建和内外装修工程、新四军老战士英名墙土建工程和铁军纪念林等绿化工程。种植各类植物12万多株,绿化面积约6000平米。第三期墓地工程开工,新建标准墓220个、自选墓区445平米。

今年,售出标准墓72个(共售出317个,占已建405个标准墓的78%),售出自选墓区652平米(共售出1850.58平米,占已建、待建自选墓区2208.58平米的83.8%),安葬42家(共安葬96家)。
认真进行新四军老战士英名墙名单认定工作。在铁军纪念园建设具有永久纪念和教育意义的英名墙,主旨是宣传新四军的光辉业绩和新四军老战士的历史贡献。

根据总会的要求,分会列入名单的条件为三项:一是以1937年10月12日至1947年1月21日在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工作过,并在北京工作、生活过的老同志为主;二是一师分会在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工作过的老同志(含已故老同志),全体列入名单;三是一师分会会员之外的老同志(不限京内),提出列入名单的,需要提出申请、提供简历和证明人。据此,在分会的统一组织下,在会员的积极参与下,目前完成了对656名老同志名单的认定。
积极申报铁军纪念园为北京市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与怀柔区宣传部和发改局的共同努力下,申报工作扎实推进。6月27日,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领导小组派员对铁军纪念园作了实地考察,有关领导和专家给予了很高评价,并对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效能提出了指导性意见。9月11日,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领导小组下发[2012]京爱字5号文件,批准怀柔九公山铁军纪念园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既是对已有建设成果的充分肯定,又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标志着铁军纪念园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