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页  |  关于本站  |  民族英名  |  史海钩沉  |  红色景点  |  历史评论  |  军史论坛  | 
今天是
当前位置 -- 民族之光网首页 > 民族英名 > 红星闪耀 > 省军级干部

刘国兴
http://mzzg.net 2009-8-17 16:57:25
[浏览次数: 3472 ][字号: ] [打印] [关闭]
   
    刘国兴,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人,民国10年(1920)9月生于崇安县星村乡曹墩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父刘德章为星村乡农民协会主席,于民国18年(1928)2月,参加以此为中心的崇浦暴动中牺牲;其母李绍珠为乡苏维埃妇女部长,于民国24年(1934)2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中牺牲。国兴少年时代积极投身革命,22年间(1932)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共青团乡支部书记、共青团建阳县县委委员、县儿童局书记、共青团区委书记等职。24年(1934)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27年11月(1937)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红军主力长征后,坚持闽赣边区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28年(1938)春,闽北红军独立师在崇安长涧源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三支队五团。国兴历任新四军三支队五团政治处青年干事、新四军军法处科员、三支队侦察队指导员、营特派员、新四军七师五十七团政治处组织股长、代理政治处主任、营教导员、营特派员、七师皖南支队独立团、临江团政委等职。参加   29年(1939)五次繁昌保卫战,粉碎了日军企图夺取繁昌、扫荡皖南新四军的阴谋。保卫了繁昌,保卫了军部,巩固了皖南抗日根据地,沟通了长江南北交通运输线,为南北抗日活动的联系,提供了有利条件。30年(1940)冬,国兴调军部组建特务团。31年(1941)l 月,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国兴和军部特务团、教导总队等单位,一面担负掩护军部机关撤退;一面组织突围。经九昼夜浴血奋战,共约七百余人(大部分是干部)胜利突围。国兴在突围时,被敌人打散,他和另外六、七名干部,在敌人重重封锁、反复搜剿的情况下,在皖南山区打游击一个多月后,重返部队。同年3月,先期突围到无为县的新四军编成两个大队。其中,又组成了一支二百多人的队伍,到皖南重建抗日根据地。国兴被编入这支队伍的干部队里。4月,队伍在小龙塘伏击了下乡清剿的日军,毙敌小队长,缴获步枪、轻机枪十几支。此仗是“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回师皖南第一仗。它证明了新四军不但没有被消灭,他们仍在战斗。“皖南事变”后,敌前地区,日伪顽合谋夹攻,一度使抗日军民几无立足之地,敌后日伪据点,也是星罗棋布,我们是在敌人夹缝里穿梭活动,打击敌人。32年(1942)冬,国兴和谢长华、陈诚良带领独立团全歼日伪军刘子清部队一个营,极大地震动了敌人,受到师部通报嘉奖。国兴在重建皖南抗日根据地,作了出色贡献,曾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干部。
 
    解放战争初期,国兴任新四军调往东北干部团政委。因为情况变化,中央下令于部团返回山东。这时部队整编完毕,各团领导已定编,国兴没有原职团政委职务可安排,被分配到华东野战军三纵八师二十三团政治处任副主任,一下降了两级。但他毫无怨言,只记得党的教导:“参加红军不是要当官,而是要革命”的道理。不但带头坚决服从组织分配,而且耐心说服干部团的同志都要服从分配。当时二十三团政委王六生专门表扬国兴党性强,顾全大局。后来,情况有新的变化,一些当时不服从分配的同志都恢复原职,但他仍任团政治处副主任,并无怨无悔,心地坦然。表现出淡薄名利、能上能下、一心为党、革命情操纯洁高尚。此后,国兴又任师政治部组织科长、团副政委等职。参加了莱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39年(1949) 进军福建时,任南下服务团三大队政委,并参加与创办福建人民革命大学,任革大二部主任(副师级,为福建培养了大批党政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兴任福建第四(闽侯)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福安、晋江军分区副政委等职。带领部队清剿国民党残匪,稳定局势,巩固新生人民政权。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56年7月,福州军区成立,国兴被任命军事检察院检察长。他认真履行职责,坚持依法办事,工作成绩显著。1960年晋升大校军衔。1961年任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1964年因病免职。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国兴带病临危受命,任军区后勤部“文革”办公室主任,不计得失和安危,坚持实事求事的原则,抵制“左”的一套,积极主动工作,化解矛盾和冲突,保证了后勤部机关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1967年被任命为军区后勤部副政委。1969年军区机关整编,原定国兴担任后勤部政委,后改由别人担任。国兴说:“我身体不好,让别人担任此职更合适。我父母和弟弟刘国寿都为革命献身,和我一起在崇安长涧源北上抗日时510人,到革命胜利时,只剩十几人,绝大多数都牺牲了,我们幸存者都还能去计较什么名利地位?”1971年,国兴奉命参加福建省清查“五、一六”分子的核实定案工作。他没有照案卷上已圈好的结论定案,而是坚持调查研究,重事实、重证据,重新下结论。经过三年的努力,完成了全部核实定案工作。参与当年此项工作的曹凤涛回忆说:“亏得当时刘政委敢于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地否定了所有案卷的原来结论。否则,我们又得为他们平反了。”
 
    1973年6月,国兴回福州军区后勤部任副政委,1978年4月任后勤部顾问。1982年12月按正军职待遇离休,1988年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离休后,他仍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写革命回忆录。在逝世前不久,他虽重病在身,躺在床上不能起来,仍关心他家乡的经济建设。要崔华打电话给崇安县领导,请他们派人来福州。当他们来到他床前时,他要崔华扶他坐起来,然后对他们说:“闽北老区经济还比较落后,你们要努力把经济搞上去,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要辜负我们福建十多万为了共和国的诞生而牺牲的革命先烈。他们回崇安后,国兴又叫崔华打电话问他们,是否向县领导汇报了。当他得知已汇报了,才放心。1992年12月6日逝世,享年73岁。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此条新闻暂无评论
昵称
*评论内容:(100字以内)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CopyRight © 2008-2020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民族之光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8104450号-1 公安备案号35010202000344